園林植物小常識——銀杏
銀杏(Ginkgo biloba L.),為銀杏科、銀杏屬落葉喬木,別名白果,公孫樹,鴨腳樹,蒲扇。銀杏是現存種子植物中最古老的孑遺植物。和它同綱的所有其他植物皆已滅絕,號稱活化石。銀杏出身在幾億年前,現存活在世的銀杏稀少而分散,上百歲的老樹已不多見。變種及品種有:黃葉銀杏、塔狀銀杏、裂銀杏、垂枝銀杏、斑葉銀杏等26種。 銀杏樹又名白果樹,生長較慢,壽命極長,自然條件下從栽種到結銀杏果要二十多年,四十年后才能大量結果,因此別名“公孫樹”,有“公種而孫得食”的含義,是樹中的老壽星,古稱“白果”。銀杏樹具有欣賞,經濟,藥用價值。銀杏樹是第四紀冰川運動后遺留下來的最古老的裸子植物,是世界上十分珍貴的樹種之一,因此被當作植物界中的“活化石”。 1形態特征 銀杏為落葉大喬木,胸徑可達4米,幼樹樹皮近平滑,淺灰色,大樹之皮灰褐色,不規則縱裂,粗糙;有長枝與生長緩慢的距狀短枝。 幼年及壯年樹冠圓錐形,老則廣卵形;枝近輪生,斜上伸展(雌株的大枝常較雄株開展);一年生的長枝淡褐黃色,二年生以上變為灰色,并有細縱裂紋;短枝密被葉痕,黑灰色,短枝上亦可長出長枝;冬芽黃褐色,常為卵圓形,先端鈍尖。 葉互生,在長枝上輻射狀散生,在短枝上3~5枚成簇生狀,有細長的葉柄,扇形,兩面淡綠色,無毛,有多數叉狀并列細脈,在寬闊的頂緣多少具缺刻或2裂,寬5~8(~15)厘米,具多數叉狀并歹帕細脈。在長枝上散生,在短枝上簇生。它的葉脈形式為“二歧狀分叉葉脈”。在長枝上常2裂,基部寬楔形,柄長3-10(多為5~8)厘米,幼樹及萌生枝上的葉常較而深裂(葉片長達13厘米,寬15厘米),有時裂片再分裂(這與較原始的化石種類之葉相似),葉在一年生長枝上螺旋狀散生,在短枝上3~8葉呈簇生狀,秋季落葉前變為黃色。 球花雌雄異株,單性,生于短枝頂端的鱗片狀葉的腋內,呈簇生狀。雄球花葇荑花序狀,下垂,雄蕊排列疏松,具短梗,花藥常2個,長橢圓形,藥室縱裂,藥隔不發;雌球花具長梗,梗端常分兩叉,稀3-5叉或不分叉,每叉頂生一盤狀珠座,胚珠著生其上,通常僅一個叉端的胚珠發育成種子,內媒傳粉。它的雄花花粉萌發時僅產生兩個有纖毛會游動的精子。4月開花,10月成熟,種子具長梗,下垂,常為橢圓形、長倒卵形、卵圓形或近圓球形,長2.5~3.5厘米,徑為2厘米,假種皮骨質,白色,常具2(稀3)縱棱;內種皮膜質。種皮肉質,被白粉,外種皮肉質,熟時黃色或橙黃色,外被白粉,有臭葉;中處皮白色,骨質,具2~3條縱脊;內種皮膜質,淡紅褐色;胚乳肉質,味甘略苦;子葉2枚,稀3枚,發芽時不出土,初生葉2~5片,寬條形,長約5毫米,寬約2毫米,先端微凹,第4或第5片起之后生葉扇形,先端具一深裂及不規則的波狀缺刻,葉柄長0.9~2.5厘米;有主根。 2生長習性 銀杏為中生代孑遺的稀有樹種,系中國特產,僅浙江天目山有野生狀態的樹木,生于海拔500-1000米、酸性(pH值5~5.5)黃壤、排水良好地帶的天然林中,常與柳杉、榧樹、藍果樹等針闊葉樹種混生,生長旺盛。銀杏為陽性樹,喜適當濕潤而排水良好的深厚壤土,適于生長在水熱條件比較優越的亞熱帶季風區。在酸性土(pH4.5)、石灰性土(pH8.0)中均可生長良好,而以中性或微酸土最適宜,不耐積水之地,較能耐旱,單在過于干燥處及多石山坡或低濕之地生長不良。初期生長較慢,蒙蘗性強。雌株一般20年左右開始結實,500年生的大樹仍能正常結實。一般3月下旬至4月上旬萌動展葉,4月上旬至中旬開花,9月下旬至10月上旬種子成熟,10月下旬至11月落葉。 3地理分布 銀杏最早出現于3.45億年前的石炭紀。曾廣泛分布于北半球的歐、亞、美洲,中生代侏羅紀銀杏曾廣泛分布于北半球,白堊紀晚期開始衰退。至50萬年前,在歐洲、北美和亞洲絕大部分地區滅絕,只有中國的保存下來。銀杏分布大都屬于人工栽培區域,主要大量栽培于中國、法國和美國南卡羅萊納州。毫無疑問,國外的銀杏都是直接或間接從中國傳入的。 銀杏在中國、日本、朝鮮、韓國、加拿大、新西蘭、澳大利亞、美國、法國、俄羅斯等國家和地區均有大量分布。銀杏的自然地理分布范圍很廣。從水平自然分布狀況看,以北緯30°線附近的銀杏,其東西分布的距離最長。在中國,銀杏的栽培區甚廣,主要分布溫帶和亞熱帶氣候氣候區內,跨越北緯21°30′~41°46′,東經97°~125°,遍及22個省(自治區)和3個直轄市。在海拔數米至數十米的東部平原到3000m左右的西南山區均發現有有生長得較好的銀杏古樹。從資源分布量來看,以山東、浙江、江西、安徽、廣西、湖北、四川、江蘇、貴州等省最多。 4栽培技術 中國不僅是銀杏的故鄉,而且也是栽培、利用和研究銀杏最早、成果最豐富的國家地區之一。古往今來,無論是銀杏栽培面積,還是銀杏產量,中國均居世界首位。從現存古銀杏樹的樹齡來看,中國商、周之間即有銀杏栽植。 繁殖技術 扦插繁殖:扦插繁殖可分為老枝扦插和嫩枝扦插,老枝扦插適用于大面積綠化用苗的繁育,嫩枝扦插適用于家庭或園林單位少量用苗的繁育。老枝扦插一般是在春季3月~4月,從成品苗圃采穗或在大樹上選取1~2年生的優質枝條,剪截成15厘米~20厘米長的插條,上剪口要剪得平滑呈圓形,下剪口剪成馬耳形。剪好后,每50根扎成一捆,用清水沖洗干凈后,再用100ppm的ABT生根粉浸泡1小時,扦插于細黃沙或疏松的苗床土壤中。扦插后澆足水,保持土壤濕潤,約40天后即可生根。成活后進行正常管理,第二年春季即可移植。嫩枝扦插是在5月下旬至6月中旬,剪取銀杏根際周圍或枝上抽穗后尚未木質化的插條(插條長約2厘米,留2片葉),插入容器后置于散射光處,每3天左右換一次水,直至長出愈傷組織,即可移植于黃沙或苗床土壤中,但在晴天的中午前后要遮陽,葉面要噴霧2~3次,待成活后進入正常管理。 分株繁殖:分株繁殖一般用來培育砧木和綠化用苗。銀杏容易發生萌蘗,尤以10年~20年的樹木萌蘗最多。全紅楊春季可利用分蘗進行分株繁殖,方法是剔除根際周圍的土,用刀將帶須根的蘗條從母株上切下,另行栽植培育。雌株的萌蘗可以提早結果年齡。 嫁接繁殖:嫁接繁殖多用于水果業生產。在5月下旬到8月上旬均可進行綠枝嫁接,但在高溫干旱的天氣條件下不能嫁接,尤其是晴天的中午不可嫁接,同時也要避開雨天嫁接。具體方法是,先從銀杏良種母株上采集發育健壯的多年生枝條,剪掉接穗上的一片葉,僅留葉柄,每2~3個芽剪一段,然后將接穗下端浸入水中或包裹于濕布中,最好隨采隨接。可以從2~3年生的播種苗、扦插苗中選擇嫁接砧木。用于早果密植者,接位應在1米左右。全紅楊一般采用劈接、切接,將接穗削面向內,插入砧木切口,使兩者吻合,形成層對準,用塑料薄膜帶把接口綁扎好,嫁接后5年~8年即開始結果。 播種繁殖:播種繁殖多用于大面積綠化用苗或制作叢株式盆景。秋季采收種子后,去掉外種皮,將帶果皮的種子曬干,當年即可冬播或在次年春播。若春播,必須先進行混沙層積催芽。播種時,將種子胚芽橫放在播種溝內,播后覆土3厘米~4厘米厚并壓實,幼苗當年可長至15厘米~25厘米高。全紅楊秋季落葉后,即可移植。但須注意的是苗床要選擇排水良好的地段,以防積水而使幼苗近地面的部分腐爛。 栽培方法 土地選擇:銀杏壽命長,一次栽植長期受益,因此土地選擇非常重要。銀杏屬喜光樹種,應選擇坡度不大的陽坡為造林地。對土壤條件要求不嚴,但以上層厚、土壤濕潤肥沃、排水良好的中性或微酸性土為好。 栽植: 1、合理配置授粉樹:銀杏是雌雄異株植物,要達到高產,應當合理配置授粉樹。選擇與雌株品種、花期相同的雄株,雌雄株比例是25~50:1。配置方式采用5株或7株間方中心式,也可四角配置。 2、苗木規格:良種壯苗是銀杏早實豐產的物質基礎,應選擇高徑比50:1以上,主根長30cm,側根齊,當年新梢生長量30cm以上的苗木進行栽植。此外,苗木還須有健壯的頂芽,側芽飽滿充實,無病蟲害。 3、合理密植:銀杏早期生長較慢,密植可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單位面積產量。一般采用2.5×3m或3×3.5m株行距、每畝定植88株或63株,封行后進行移栽,先從株距中隔一行移一行,變成5×3m或6×3m株行距,每畝44株或31株,隔幾年又從原來行距里隔一行移植一行,成5×6m或6×7m株行距,每畝定植22株或16株。 4、栽植時間:銀杏以秋季帶葉栽植及春季發葉前栽植為主,秋季栽植在10~11月進行,可使苗木根系有較長的恢復期,為第二年春地上部發芽作好準備。春季發芽前栽植,由于地上部分很快發芽根系沒有足夠的時間恢復,所以生長不如秋季栽植好。 5、銀杏栽植要按設計的株行距挖栽植窩,規格為0.5~0.8×0.6~0.8米,窩挖好后要回填表土,施發酵過的含過磷酸鈣的肥料。栽植時,將苗木根系自然舒展,與前后左右苗木對齊,然后邊填表上邊踏實。栽植深度以培土到苗木原土印上2~3cm為宜,不要將苗木埋得過深。定植好后及時澆定根水,以提高成活率。 病蟲防治 銀杏果的外種皮提取物對蘋果炭疽病等11種植物病菌的抑制率達88%~100%。醇提取物對絲棉金尺蠖3天內防治率達100%,同時可防治葉螨、桃蚜、二化螟等害蟲。下列是銀杏的常見病癥: 莖腐病 莖腐病是目前最受關注的一類銀杏病害。感病初期,莖基部接近地表處表皮層組織及地下根部組織變褐色,產生水漬狀病斑,地上葉片失綠、低垂,隨之病部蔓延包圍莖基,向苗木上部擴展,最終導致全株枯死,此時葉片桔黃下垂但不脫落。苗木莖皮層肥腫皺縮,剝開受害皮層,可見皮層下已腐爛呈海綿狀或粉末狀,灰白色,其問充滿許多黑色細小的菌核。病害向根部擴展,使根系韌皮部褐色腐朽,皮層全部腐爛,其上生灰白色菌絲體,用力拔苗,可見根系皮層脫落。 防治方法: 1、銀杏莖腐病預防重點是土壤處理和苗木消毒,使用有機肥料要充分腐熟。 2、培育健壯苗木,提高苗木的抗病力,適時灌溉和松土除草,松土除草時切勿碰傷苗木莖干。 3、嚴格控制水分,防止濕度過大,苗木過密。 4、冬季要嚴防凍害發生,提高苗木抵抗力。發現死苗及時拔除并集中燒毀,避免蔓延。 5、苗圃地不要設在低洼積水處。使用足量廄肥或棉子餅為基肥,可降低發病率。上述各項措施要配合使用,如果遮蔭條件良好就可以少用藥或不用藥,莖腐病危害也會減輕。 6、得病后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200~300倍液噴灑,每隔一個星期噴一次,共防2~3次。 枯葉病 銀杏干枯病,又稱銀杏胴枯病。發生病害后,樹皮上產生圓形或不規則形病斑,并日漸腫大,樹皮縱向開裂。春季,在受害樹皮上,可見許多枯黃色的龐狀子囊抱子座。當天氣潮濕時,可從疣狀子座內擠出一條條淡黃色或黃色卷須狀的分生孢子角。秋季,子座變枯紅色到醬紅色,中間逐漸形成子囊殼。隨病斑蔓延,樹狀可成環狀壞死,最后導致枝條和植株死亡。 防治方法: 1、加強管理,增強樹勢,提高植株抗病害能力。這是防治銀杏干枯病的關鍵措施。 2、對于發病株,應及時徹底地清除病原。病重或死亡的枝條需集中燒毀,以減少侵染源。 3、對于以形成的病斑應及時刮除,刮皮深度應達木質部,并用1:100波爾多液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00倍液或0.1的升汞水、1%硫酸亞鐵溶液、石灰涂向劑涂刷傷口,以殺滅病菌并防止病菌擴散。 銀杏疫病 銀杏疫病常危害幼嫩苗木莖干、葉,尤以嫁接口最為嚴重。受害葉柄呈灰黑色。葉片發病,病斑白葉緣向葉內擴展,發病葉片以開水燙傷狀,病斑擴展至全葉,葉片萎垂,最后葉片變黃;病菌侵染頂芽,整個頂芽變黑枯死,在自然條件下,發病部位難以見到病征。受害莖干則產生水漬狀病斑,病斑環繞莖干擴展,當擴展達~周,病斑以上的葉片青枯萎垂,后發黃,莖干變黑。發生情況:該病害常在每年4~6月份發生,5月初至6月 初是病害高發期,因為此時的溫度最適宜該病原菌生長。6月份后病情不在發展。該病害常危害幼嫩苗木,多年生長的大樹較少受害。病害苗木一般是莖干部位受害,根部極少受害。受害苗木往往會枯死,而多年生成的大樹新梢得病一般不會枯死,但會影響銀杏的質量和產量。 防治方法: 1、及時徹底地清園,挖出病株,剪掉病稍,并集中燒毀。 2、在病害發生前,噴殺毒礬、瑞毒素500~1000倍,噴1-2次。 早期黃化病 銀杏早期黃化病是由缺鋅引起的一種生理病害。發病葉片邊緣出現淺黃色病斑,有反光;隨后,病斑向葉基擴展,逐漸半只葉片枯黃;最后,葉片轉為褐色、灰色,枯死或提前落葉。發生情況:黃化病的發病原因及病斑的擴展與天氣狀況無關,而是由于圃地長期施用化肥,很少施用有機肥,造成土缺鋅,腐殖含量低、肥力差。嚴重時發病率達到80%,一般在每年6月上旬出現,7月中旬至8月下旬病斑迅速擴大,病葉枯死。 防治方法: 1、3月下旬到4月上旬,對發病銀杏施用鋅肥,幼樹每株施80~100g硫酸鋅,大樹每株施1000~1500g硫酸鋅。 2、干旱季節,做好澆灌工作,汛期做好排水工作。 5主要價值 食用價值 銀杏果有名白果,營養豐富,含粗脂肪2.16%,淀粉62.4%,蔗糖5.2%,還原糖1.1%,核蛋白0.26%,礦物質3%,粗纖維1.2%。以及維生素C 66.8~129.2mg/100g、維生素E 6.17~8.05mg/100g、核黃素、胡蘿素、類胡蘿卜素、花青素,另外含有17種氨基酸、白果醇(10-廿九烷醇)、白果酮、廿八醇、B-谷甾醇、豆甾醇、生物堿等。微量元素有Fe、Cu、Mn、Zn及常量元素Ca、Mg等。具有很高的食用價值。食用銀杏果可以抑菌殺菌,祛疾止咳,抗澇抑蟲,止帶濁和降低血清膽固醇。但也含有小毒物質:氫氰酸、白果酸、氫化白果酸、氫化白果亞酸、白果酚、白果醇。所以食用時應注意白果的食用方式。如果煮熟食用,可以使白果酸和白果二酸分解,氫氰酸沸點低易揮發而去除,因此熟白果的毒性較小。為了預防銀杏中毒,熟食、少食是其根本方法。醫藥界認為,生白果應控制在一天10粒左右,過量食用會引起腹痛、發燒、嘔吐、抽搐等癥狀。有些人喜歡用銀杏葉片泡水喝,這有一定的危險,銀杏葉中含有有毒成份,服用劑量過大或時間較長,會危害心臟健康。 經濟價值 銀杏樹干通直,木材是制樂器,家具的高級材料。銀杏木材優質,價格昂貴,素有“銀香木”或“銀木”之稱。銀杏木材質具光澤、紋理直、結構細、易加工、不翹裂、耐腐性強、易著漆、掘釘力小,并有特殊的藥香味,抗蛀性強。銀杏木除可制作雕刻匾及木魚等工藝品,也可制作成立櫥、書桌等高級家具。銀杏木具共鳴性、導音性和富彈性,是制作樂器的理想材料。可制作測繪器具、筆桿等文化用品,也是制作棋盤、棋子、體育器材、印章及小工藝品的上等木料。在工業生產上,銀木最適宜制作X線機濾線板、紡織印染滾、機模及脫胎漆器的木模、膠合板、砧板、木質電話等。銀杏外種皮可提栲膠。種子含有氫氰酸、組胺酸、蛋白質等。種仁供食用,多食中毒,中醫學上以種子和葉可以入藥。 園林價值 銀杏樹高大挺拔,葉似扇形。冠大蔭狀,具有降溫作用。葉形古雅,壽命綿長。無病蟲害,不污染環境,樹干光潔,是著名的無公害樹種、有利于銀杏的繁殖和增添風景。適應性強,銀杏對氣候土壤要求都很寬范。抗煙塵、抗火災、抗有毒氣體。銀杏樹體高大,樹干通直,姿態優美,春夏翠綠,深秋金黃,是理想的園林綠化、行道樹種。可用于園林綠化、行道、公路、田間林網、防風林帶的理想栽培樹種。被列為中國四大長壽觀賞樹種(松、柏、槐、銀杏)。 生態價值 銀杏的生態效益主要體現在銀杏既屬于果樹——干果又屬于林木作用材樹種、防護樹種、抗病蟲樹種、長壽樹種及耐污染樹種。銀杏適應能力強,是速生豐產林、農田防護林、護路林、護岸林、護灘林、護村林、林糧間作及“四旁”綠化的理想樹種。 銀杏抗病蟲害,被公認為無公害的種樹,是觀賞綠化最理想樹種。銀杏樹綠化效果非常好,體現速度較慢,小樹栽植2年才能有不錯的效果,大樹栽植后,需要有3~5年的恢復時間,才能發揮其美麗的功能。 銀杏可以凈化空氣,具抗污染、抗煙火、抗塵埃等功能。可自然凈化空氣,減少大氣層懸浮物含量,提高空氣質量。銀杏有涵養水源,防風固沙,保持水土等功效。在森林被伐,水土流失,風沙侵蝕地帶,栽培銀杏防護林區、防護林帶,護路林、護岸林、護灘林、防沙林等,以保持水土,改善生態環境。 銀杏有殺死農作物病蟲之功能,尤其對棉花、葉螨、桃蚜、二化螟蟲等尤其有效。在農業區周圍種植銀杏,為作物蟲害天敵,以保護農作物。 銀杏樹具冬暖夏涼特異功能。盛夏時節,掌心觸摸銀杏樹干,手感冰涼,觸摸其他樹干(柳樹),掌心覺熱。營造銀杏林區,銀杏林帶,形成規模,造成小區氣候,對農田、居住區均有調節氣溫改善小氣候的良好影響。 盆景觀賞 銀杏樹是著名的長壽樹種,生命力強,葉形奇特,易于嫁接繁殖和整形修剪,是制作盆景的優質材料,用銀杏樹奶制作的銀杏盆景更是一絕,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和經濟價值。銀杏是中國盆景中常用的樹種,銀杏盆景干粗、枝曲、根露、造型獨特、蒼勁瀟灑、妙趣橫生,是中國盆景中的一絕。夏天遒勁蔥綠,秋季金黃可掬,給人以峻峭雄奇、華貴雅之感,日益受到重視,被譽為“有生命的藝雕”。按照人們不同的欣賞要求,主要有觀實盆景、觀葉盆景和樹樁盆景幾種類型。 藥用價值 銀杏的藥用主要體現在醫藥、農藥和獸藥三個方面。明代李時珍曾曰:“入肺經、益脾氣、定喘咳、縮小便。”清代張璐璐的《本經逢源》中載白果有降痰、清毒、殺蟲之功能,可治療“瘡疥疽瘤、乳癰潰爛、牙齒蟲齲、小兒腹瀉、赤白帶下、慢性淋濁、遺精遺尿等癥”。明代江蘇、四川等地曾出現了用白果炮制的中成藥,用于臨床。 性味歸經 性平,味甘苦澀,有小毒;入肺、腎經。 功效主治 1、銀杏降低人體血液中膽固醇水平,防止動脈硬化。對中老年人輕微活動后體力不支、心跳加快、胸口疼痛、頭昏眼花等有顯著改善作用。銀杏葉中含有莽草酸、白果雙黃酮、異白果雙黃酮、甾醇等,用于治療高血壓及冠心病、心絞痛、腦血管痙攣、血清膽固醇過高等病癥都有一定效果。 2、銀杏消除血管壁上的沉積成分,改善血液流變性,增進紅細胞的變形能力,降低血液粘稠度,使血流通暢,可預防和治療腦出血和腦梗塞。對動脈硬化引起的老年性癡呆癥亦有一定療效。 3、銀杏葉制劑與降糖藥合用治療糖尿病有較好療效,可用于糖尿病的輔助藥。 4、銀杏用于支氣管哮喘的治療,也有較好療效。 5、銀杏能明顯減輕經期腹痛及腰酸背痛等癥狀。 6、祛疾止咳:白果味甘苦澀,具有斂肺氣、定喘咳的功效,對于肺病咳嗽、老人虛弱體質的哮喘及各種哮喘痰多者,均有輔助食療作用。 7、抗澇抑蟲:白果外種皮中所含的白果酸及白果酚等,有抗結核桿菌的作用。白果用油浸對結核桿菌有很強的抑制作用,用生菜油浸演的新鮮果實,對改善肺結核病所致的發熱、盜汗、咳嗽咯血、食欲不振等癥狀有一定作用。因此,可用于治療肺結核。 8、抑菌殺菌:白果中含有的白果酸、白果酚,經實驗證明有抑菌和殺菌作用,可用于治療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白果水浸劑對各種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可止癢療癬。 9、銀杏外種皮含有大量的氫化白果酸和銀杏黃酮。外種皮醇類中間體對22種臨床常見致病真菌的抑制有效率為81%。0.1%的氫化白果酸抑制25種種臨床致病真菌的有效率為92%。外種皮水溶性成分具有較好的鎮咳祛痰作用,其作用性質與環磷酰胺及地塞米松類似。 10、銀杏及銀杏葉被用于制作健康枕頭,能改善人體呼吸,提高睡眠質量,長期使用可以預防與治療心血管疾病。防止成年人因血管,化引起的高血壓、腦中風、糖尿病等,可使成年人尤其在中老年時期維持正常的心臟輸出量以及正常的神經系統功能的天然物質,使人盡可能保持正常的細胞生命周期。 11、銀杏制劑可治家畜勞傷吊鼻、肺癰咳喘、肺虛咳嗽、尿淋尿血、母畜白帶等癥。 美容價值 1、美白方面:銀杏可以降低脂質過氧化水平,減少雀斑,潤澤肌膚,美麗容顏。銀杏葉中所含有的黃酮成分可以阻礙色素在真皮層的形成與沉著,達到美白肌膚與防治色素斑塊的作用。除了黃酮之外,銀杏葉中的鋅、錳、鉬等微量元素,亦能清除氧自由基及抑制黑色素生長。 2、除皺方面:銀杏葉中的黃酮甙與黃酮醇都是自由基的清道夫,能保護真皮層細胞,改善血液循環,防止細胞被氧化產生皺紋。 3、清除自由基:銀杏是具有抗活性基因能力的草藥之一,銀杏在保護脂質(細胞膜的組成部分)免受自由基傷害方面很有效。在保護細胞(特別是腦細胞)的過程中,銀杏扮演著多重角色。首先,它促進血液循環,以及對細胞的氧氣和葡萄糖的輸送;其次,在自由基威脅細胞時,銀杏可以保護細胞免受傷害,并將自由基清除出體外。
|